1928年3 月,曾志和蔡协民这对革命战友喜结连理。4月底夫妻俩随朱德、陈毅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冈龙市胜利会师。从此,曾志和蔡协民夫妻俩投入到如火如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
井冈山会师后,成立了红四军,袁文才、王佐两股绿林武装新编成三十二团。为加强这支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毛主席派蔡协民以军委委员身份兼任三十二团党代表,同时,曾志也调来协助工作。
8月中旬,朱德、陈毅率红军大队远征湘南,蔡协民率三十二团驻在宁冈一带休整。不久,传来红军大队湘南失利的消息。毛主席闻讯,决定亲率一个营兵力前往迎接。这天,他路过宁冈,来到三十二团团部。
一进门,毛主席便看见了面有菜色的曾志。“哟,有喜啦? 几个月了?”毛主席问。自会师以后,曾志一直在地方基层工作,她几个月没见到毛主席了,这回却挺着大肚子见到他,不由得面颊一阵泛红。她瞥了蔡协民—眼,难为情地说:“快五个月了。”
“好事嘛,有什么不好意思? 这是革命后代!”毛主席很正经地说道。蔡协民在一旁“嘿嘿”憨笑着。
随即,毛主席换过话题,脸色严峻地说:“现在敌人又来进攻了,可惜我们红四军的主力在南边受了损失,守卫后方的任务更重了。三十一团留下—个营和三十二团一起守山,力量是单薄了点,但把群众组织好,还是可以守住的,关键在于发动群众。”
毛主席以坚定、信任的目光注视着蔡协民,向他交代了守山任务,然后又关切地对曾志说:“小曾,你就不要到乡下去了。怀了孩子理应照顾嘛。”曾志说:“不要紧,我体质好,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毛主席摆摆手:“不,挺着肚子去乡下有诸多不便,你应该回后方留守处去,在那里生产比较方便,再说那边也有事情给你做嘛!”
毛主席望着曾志沉思了片刻,放松语气说:“我看,你背着这个包袱去爬黄洋界也够呛了。这样吧,你骑我的马上山,协民你就护送一趟,要亲手把她交与邓允庭。”
“不,不,毛委员,您去湘南山高路远,没有马怎么行?”曾志急忙谢绝,蔡协民也坚持说:“毛委员,马还是您骑、她上山,我去想法子。”“哎哟,讲什么客气话。莫慌,我的这双脚会为我争气。”毛主席二话不说,将马留在团部,挥师南下。
革命的情谊,入微的体贴,使这对年轻的红军夫妇终身难忘。骑着毛委员的马,他们顺利上山来到了大井。当天下午,蔡协民又匆匆赶回了宁冈。
在后方留守处,曾志以顽强的意志,支撑着笨重的身子,和战友们一起投入到黄洋界保卫战。曾志在《井冈山的艰苦斗争》中回忆:“我们连夜到山上砍竹子,将竹子削成两头尖尖的竹钉,在火上烤一下,再放到马尿里泡一泡。……我们在敌人上山必经的地方插满了竹钉。”“我们没有枪,虽然不能直接参加作战,但我们参加了削竹钉、送信、送饭等间接的战斗,”就是这样,何挺颖、朱云卿、蔡协民、陈毅安、曾志等一起指挥了闻名中外的黄洋界保卫战,凭着智慧和山险,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依靠广大江冈山人民的支持,战胜了敌人5个团,创造了红军历史上第一个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取得了第二次反“会剿”的伟大胜利。
1928年11月初,邓允庭、王佐发现她行动已经十分不便,再次把她送到了大井。
几天后,她便开始阵痛了……
毛大嫂和赖凤娥是两位淳朴、贤惠的女人。毛大嫂是湖南农军的领导人毛科文的妻子,懂得一些医术。赖凤娥是王佐部队一个叫石礼保连长的爱人,一贯乐善好施。她们两人想尽了一切办法来帮助曾志。产后大出血、死里逃生的曾志,身体开始慢慢好转了。
然而,经过这一番挣扎,曾志的奶水却渐渐干涸了。好在赖凤娥是过来人,知道一点土办法,她把红米粉做成糊糊,一日数次,精心喂养着婴儿。说来也怪,这个小家伙一到她手上,倒显得更壮实了。
“你若喜欢这孩子,就送给你带吧?”曾志试探着问。
“那倒好,我正想抱个崽呢。不过,把孩子交给我,你放心吗?”赖凤娥既高兴又疑惑。
“都是革命人,哪有不放心的。再说,现在是战争年代,我能背着孩子去打仗吗?”
“其实,我早有准备,孩子一生下来就准备托付给别人,现在送给你们吧。”这时,国民党反动派向井冈山发动了第三次“围剿”,井冈山前委果断决定,红军主力出击赣南闽西。曾志立即整装待发,战争频繁,曾志无力把自己的亲身骨肉带在身边。赖风娥大喜过望,向曾志表示一定要把孩子照料好!
就这样,曾志把自己的骨肉留在了井冈山。在井冈山大井土生土长的石礼保连长和赖凤娥夫妇也热心地接受了曾志的托付。
石连长给孩子取名石来发。离开母亲的小来发苦难接踵而至。几年后,养父石礼保因为参加红军,被捕后被白匪活活打死。养母忧郁成疾,不久也含恨离开人世。当时小来发只有8岁!撒手西去的“双亲”来不及告诉他真实的身世。勤劳善良清贫如洗的石礼保岳母(即外婆)收养了他,她不仅年事已高,而且没有田地,维持不了生计,只好牵着小来发,拖根棍子,拿个破碗,走村串户沿街乞讨度日 。邻里乡亲的老表们同情这相依为命的婆孙俩,时时挤出一点口粮接济他们,两人才含辛茹苦熬到了解放。
1949年,井冈山迎来了解放!此时,来发的外婆已经去世。石来发分了田,讨上媳妇,过上了丰衣足食的舒心日子。
20年来,一直驰骋疆场、转战南北的曾志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她留在井冈山的骨肉,但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她无法去寻找。
1951年,曾志时任广州市委副书记。一次中央革命老区慰问团正在广州慰问演出,她得知慰问团将北上途经井冈山访问,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赶忙写了一张纸条,请一位同志寻找当年托孤的战友石礼保,查找儿子音信。
慰问团到达井冈山后,因为时间紧,加上井冈山经国民党多次烧杀,人口急骤减少,本乡本土的本地人寥寥无几,曾志的儿子杳无消息。曾志伟心凉了!
慰问团返回广州后,当时井冈山副区长(1949年至1958年井冈山划为区)柳辛林恰好随队到广州,柳副区长是大井人,是土生土长的老裱,一听说此事,马上向曾志汇报:“石礼保我识得,是井冈山下茅坪老乡,不过已经牺牲了,他儿子石来发如今还在农村种田”。曾志听了柳副区长所描绘的特征,一种酸楚的喜悦涌上心头:那是她才生下来二个月的儿子!她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石来发一家当时住在大船村。一天,来发的爱人刘乙鹅被通知到乡里开会。“石来发家里有没有人来开会?”柳副区长大声问道。
很少出门的刘乙鹅听到问话,低声回答:“有”。心里忐忑不安。刘乙鹅心想:“从未遇到过这么大的领导同自己说话?”“你有妈妈吗?”柳副区长问。
“有妈妈就好了!”同样也是孤儿长大的刘乙鹅说。
柳副区长连忙说:“我给你们找到了一个妈妈! 你妈妈还健在呢!”然后,柳副区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向她讲述一遍。
石来发,在苦海里挣扎了二十多个春秋,从没有享受过亲生母亲的母爱,听到此事后,不禁热泪盈眶:我有妈妈?我有妈妈!他压根没想到自己亲母亲还健在,而且还是大首长!
阔别24个年头后,1952年母子俩终于在广州相见,回想二十多年来的风雨和坎坷,他们的眼睛噙满了幸福的泪水!石来发了解自己的身世后,改名为蔡石红。因为他忘不了抚育他的石家,更忘不了养育他的这块深情的红土地。
在广州,蔡石红吃住在母亲家里,没有任何特殊的照顾,但从母亲那里得到了温馨的补偿,他感受到了更深层的母爱!
想想过去的苦日子,蔡石红斗胆向母亲提出希望能调到母亲身边,吃上皇粮。曾志一口回绝:“毛主席的儿子都去抗美援朝打仗,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农村务农呢?”蔡石红无言以对。他三次南下广州,三次空手而回。从母亲严厉的目光、倔强的表情里他悟出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蔡家的光荣不应该躺在烈士的名份上,而要靠自己努力奋斗!
曾志又何尝不心疼儿子?她想方设法补偿多年来对儿子的感情,以慰藉心中的歉疚。她也想过给儿子安排一个工作,但她更清楚作为领导干部的共产党员,她不能这样做。
1998年6月21 日,曾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这个经历了太多风云变幻、创造过太多传奇故事的巾帼英雄,终于走完了她87年的人生历程。
曾志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以《生命熄灭的交代》一文完成了她最后的革命。
曾志,这个漂亮、英勇、革命不休、奋斗不止的红军女战士实现了她的人生大美!
免费领取养生资源、小吃配方,添加 微信:1670341237 备注:69养生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75971625.com/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