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位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片)

穴位养生第一大穴之足三里

云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康复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李啓福,赵思雯,郭太品

足三里穴位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片)

足三里穴养生保健第一大要穴,有“长寿穴”之美誉,历来受到众多医家的重视。足三里穴防病治病的思想在民间广为流传,现代研究也证实足三里穴具有提高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中指横指处,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下合穴。该穴善于调理脾胃之功能,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故为后天养生保健之根本。

历代医家发现

历代医家对该穴主治功效的认识逐渐深入,其养生保健功效已经得到公认。晋代及以前的《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中多记载足三里穴主治胃肠实证为主,具有很好的降胃之气逆的作用。唐宋时期的《备急千金要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等记载足三里穴的作用扩大到可以治疗胃气虚、五劳羸瘦、七伤虚乏,为强壮要穴,此外还可治诸如小便不利、食气、水气、四肢肿满、小腹胀、水湿等疾病,也可治如口噤、喉痹、痃癖、膝酸痛、乳痈等胃经所过之处疾病。金元明清时期的《针灸大成》《医宗金鉴》等在归纳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受李东垣补土派的影响,明确足三里穴可以治疗一切虚证。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针制或者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提高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临床研究证实,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提高抗肿瘤、抗感染的免疫因子IL-2含量,增加上皮因子含量,改善机体生理功能,调节血脂、血压等。动物研究表明;艾灸足三里穴可诱导健康大鼠多组织器官热休克蛋白HSP70及胃黏膜HSP70mRNA表达升高而达到保健作用,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和运动能力,增强学习记忆能力等。

足三里穴位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片)

养生方式

百姓常说:“常揉(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若要身体安,三里莫要干。”《针灸真髓》云:“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外台秘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则令人气上眼暗,以三里下气。”《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作为养生第一大穴,应经常采用按揉、艾灸、针刺等方式刺激足三里穴,激发经气以增强正气。

具体操作

一般情况下,按揉和艾灸足三里穴可自行操作,针刺则需要请医生来操作。按揉相对简单,随时都可以进行,具体方法:可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用力适中,每次10分钟左右,以有酸胀或发热的感觉为宜。艾灸的方式相对较多,包括直接灸、间接灸、悬起灸等。

足三里穴位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片)

直接灸:

包括瘢痕灸和非瘢痕灸。瘢痕灸,顾名思义就是将足三里穴灸出瘢痕。施灸前可以在足三里穴上涂以少量蒜汁,以增强其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选择大小适宜的艾柱,从上端点燃施灸,每壮燃尽后方可灸下一壮。施灸过程中可产生剧痛,以疼痛耐受程度为准,正常情况下,每天可灸1次,每次灸3~5壮。灸1周左右以后可形成灸疮,5~6周灸疮可自行痊愈,其间需注意防护,保持周围皮肤清洁,以免发生感染。非瘢痕灸则不用灸出瘢痕,刚有灼痛感时即用镊子将艾柱夹去,然后再灸,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此法一般适用于虚寒疾病。

间接灸:

一般选用生姜垫在足三里穴上,然后再放置大小适宜的艾柱,艾灸过程中如有灼痛感,则可将姜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再灸。每次可灸2~3壮,以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生姜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故此法适用于虚寒疾病和虚寒体质者。

悬起灸:

直接点燃艾条,对准足三里穴灸,距离一般在3~5厘米,以有温热感为度,可保持不动,也可来回旋转或一上一下进行。此法操作方便,为自行艾灸最简单的方式。

内容来源: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

整理编辑: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社

通讯员:孙磊 秦沙沙 王晶晶 董伟

免费领取养生资源、小吃配方,添加 微信:1670341237  备注:69养生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597162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75971625.com/3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