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堂发亮,天庭饱满,气宇轩昂(印堂发亮预兆着什么)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公门,古者天子五门,诸侯三门。入公门,应指第一门库门言。鞠躬:这里的鞠躬,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弯腰鞠躬,是形容谨慎恭敬的样子。

屏气:屏住呼吸,憋住气。

降一等:从台阶上走下一级。

孔子走进国君的宫门时,非常谨慎恭敬,好像没有容身之地。也不在中门站立,进门时,不踩门坎。经过外朝国君的虚设之门时,神色态度立刻严肃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了,遇人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的样子。他提起衣服下摆走上堂时,显得谨慎小心,憋住气,好像停止了呼吸一样。出来后,走下一级台阶,神态脸色才舒展起来,现出轻松愉快的样子。下完了台阶,便快步向前,像鸟儿舒展开翅膀一样。回到自己位置后,又是一副恭敬小心的样子。

在《论语?八佾篇》中,孔子对于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忧心仲仲,其中不乏对当时社会名流的批评: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论语?八佾篇》共26章,主要是孔子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对不守礼的行为表示鄙视。

礼是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作为道德规范,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孔子告诉自己的儿子孔鲤,人不学习礼,在这个世界上是无法立住脚跟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可无“礼”,否则,将与禽兽何异?

一个人必注重礼节,自重自爱自己,敬重别人爱人,做到态度谦虚,仪容端庄,行为有规律,如此品格高尚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于是乎,有人就说了,孔子,你们儒家说得很好,做得究竟如何呢?

孔子是圣人,套用一幅广为人知的对联:“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他自然不会纠缠于这些了,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但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的境界就没那么高了,他们在孔子去世后编撰《论语》时,专门拿出了一章,记载孔子在世的时候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证明孔子是说到做到的圣人!

孔子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这段话可以分为六小节,第一小节是“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公: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鲁国周公开始便世袭为“公”。所以有时候会用公代称国君。那时的“公家”与我们现在的公家含义不一样,不与“私”相对,而是专指诸侯的家。公门指鲁国国君的宫门。在先秦时期,天子有五重门,诸侯有三重门,这里所说的“入公门”,是说进入鲁国国君的每一道门,而不是单指其中的哪一道。

“鞠”的本义是古时一种用来踢打玩耍的皮球。“躬”是自身的意思。“鞠躬”这里用来比喻入公门的时候,代表走路时谨慎、恭敬。不是现在我们给别人鞠躬的动作。

“容”,这里指容身。“如不容”是接着“鞠躬”动作的进一步解释,好像整个公门不能容下自己身体的一样小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进入君主宫殿的大门,身形鞠躬,如无容身之地一样。

孔子这一做法,就是在今天也合适。如果说我们某天进入周口市政府大院里办事,一进大门时,如果说大摇大摆,或者东张西望的话,那肯定要被守卫大门的保安拉到一边,检查询问一番的。

我们再来看第二小节:“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礼记》云:“为人子者,立不中门。”也就是说,中门是国君或者尊贵的人通行的地方。就像一群人出行或者视察工作,地位最高、最尊贵的人要走在人群的中间一个道理。孔子作为臣子,上朝觐见国君,相对于国君来说,孔子是臣,因此按照礼的规定,孔子是不能走中门的,只能走边门。

《礼记》又云:“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闑是古汉字,意思是门橛(古代竖在大门中央的短木)。阈就是门槛。这句话是说,根据礼的规定,大夫、士出入朝廷之门,不应踩踏门坎。

古时门坎做得很高,不像现在要么低低一点,甚至干脆没有。过门坎时必须是拎起袍服的下摆,抬起脚跨过去。为什么不能踩踏门槛呢?一则会使自己的身体陡然升高,在公门里抬高自己的身体,似乎有傲慢的心理在作怪!二呢,自己的鞋底会弄脏门坎,别人再过的时候会弄脏衣服的。

孔子时时刻刻没有忘记对尊者的恭敬。

第三小节是“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过”是走过,经过的意思。“位”这里指鲁君坐过或者议事的地方。国君虽然没有在此,孔子想起国君曾在这儿过,就如同见到国君一样的恭敬。尽管我们距离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了,这礼节至今一样适用。如果说我们经过领导身旁时,不是拖拖拉拉,就是急急忙忙,或者说大声疾呼,领导心里肯定不是很舒服的。说不定他还会说一声:“矜持点,别大呼小叫的,啊!”到那时,你说自己该多难堪!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变化。首先,孔子的脸色和态度,也就是心态发生了变化,变得肃敬起来;其次,走路的姿态也发生了变化——足躩如也,孔子立即体现出了对国君的恭敬之貌。

孔子“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而这时候如果有人和孔子打招呼说话,孔子变得好像说话没有底气一样。就像我们和同事正在聊得热火朝天,领导突然出现在面前,聊天的氛围马上发生变化,自己会声音变小,甚至没有底气了。

与孔子见到鲁君曾呆过的位置不一样的是,我们见了领导会变得“怕”,而孔子却是“敬”。

我们来看这一小节:“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摄齐升堂”的“齐”是衣裳下摆。“摄齐”就是提起衣裳下摆的意思。提衣裳下摆也有规范要求,《礼记》云:“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足毋蹶。”这就是说,两手放在衣裳前面,提起衣裳下摆,离开地面一尺高;衣裳不要扬摆,行走不要急遽。等等。

如果在登台阶的过程中,不把衣服的下摆提起来,人走得快了,最容易踩到衣服造成跌跤的。这样,该是多么的不雅啊!

“屏气似不息者”,屏住气息好像不呼吸一样。孔子上朝堂的样子十分清晰:他用手提着长袍的下端,拾级而上,身形鞠躬,凝神屏气,轻手轻脚地。

同样地,如果说今天的我们进入领导办公室时,昂首阔步,一步一脚咚咚响,大声喧哗,如入无入之境,生怕别人不知道俺要进领导办公室一样。那结果可想而知,还没等到张口汇报,就会被领导呵斥一番的。

第五小节是:“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孔子从鲁君的宫殿里出来,开始下台阶。“降”与前文的“升”相对,这里是下台阶的意思,等就是台阶。“降一等”就是刚下了一个台阶。

“颜”,《说文》:“颜,眉目之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印堂,一个人的气色发生变化的时候,会通过印堂表现出快乐或者痛苦。所以我们常说一个人走好运的时候,用“印堂发亮”来表达,印堂就是“颜”。“色”指脸色和态度。逞颜色,指脸色和态度尤其是两眉之间透出快意、称心。怡,是心情放松的样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和君主汇报工作结束,出来时,一下级台阶,神情脸色就逐渐放松,一幅怡然自得的样子。

最后小节是:“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没阶”就是走完最后一个台阶。“趋”是小跑,指用短而多的步子快走。“进”是往前走的意思。“翼”就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

“没阶,趋进,翼如也。”下完了台阶,孔子就脚步轻快地行走,一幅小心翼翼的样子。

“复其位”指孔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踧踖”按《说文》的注释,都是与走路有关,即道路平坦、大步向前的样子。

“复其位,踧踖如也。”可一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是一幅踧踖不安、静候领导指示的样子了。

当然,我们今天要是和领导谈事完毕,返回自个位置时,心情要是能逐渐怡然自得,那就证明工作不错了。

从“入公门”开始的犹如无所容身的恭谨状态,到走出大殿,下了一级台阶的心情放松,孔子完成了整个见鲁君的过程。由此可见,古时要做好官,确实不易。不说你工作能力和成绩如何,就单是会见领导,汇报工作这一日常工作,其中高潮跌起的心理变化过程,若是心理素质差的人,恐怕是过不了关的。

由于本人心理素质不过关,所以这辈子只好不当官!做一个小民,也是不错的,积极做好本职工;闲暇之余,学习学习《论语》,日子过得悠哉乐哉的,我以为这样挺好的!

古代高级官员要上朝拜见国君,在上朝的过程中,官员们的言行举止是要符合礼制规定的。孔子做过鲁国的高官,上过朝,议过政。这位弟子把孔子会见国君的过程描写得详细至极,甚至于可以依此再现当时情景。

我听人说过,拍摄的有一部《孔子》的电影,有机会的话,看看影片中如何展现孔子上朝状态的。说心里话,我还是认为;孔子这样做,让人感觉到很舒服,我们学习孔子,就是学着如何和人打交道,让人觉得因为你的存在而温馨,而不是看到你,就像吃个苍蝇一样的恶心,有些人,是碍于情面,不说你而已。

当然了,对于这一段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人说;这一段话体验出孔子的封建“奴性”,具有强烈的等级观念,和当代人所谓的自由平等的观念不相一致。

首先说明一点,孔子的时代是春秋末年,他怎么就身上有了封建的奴性了呢?再者,试想一下,一个人对待国家大事,怎么能随随便便呢?官员,担负的是国家的责任,必须有敬畏之心,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孔子这时候,至少是一个中都宰,甚至是级别更高的官职,才有可能上朝堂觐见鲁国国君的。

在《论语?八佾篇》中,孔子对当时社会名流季氏“八佾舞于庭”以及“三家者以《雍》彻”的做法给与了批评。这么说来,孔子是遵守礼制的。但从《学而篇》一直到《子罕篇》始终没有讲孔子遵守礼的具体做法。《乡党篇》26条,专门讲孔子是如何遵守礼仪规定的,无疑回答了人们的疑问。《曲礼》曰:“礼,毋不敬!”所有礼都围绕一个“敬”字展开的。孔子的言行举止始终表现出“敬”,无疑是正确的、合理的,为大家树立了一个礼仪的标杆。

“因材施教”的道理很简单,很多人都赞成,但成功做到的却很少。不是因为孩子不努力,也不是因为家长、老师不够用心,而是现代的教育。绝大多数,我们都是在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来对他们进行说教,有些要求自己根本无法做到,这样的事让自己的孩子去做,很多时候只能引起相反的作用。

对于孔子而言,说到做到,不虚伪,不做作,恭敬真诚,这才是一个真君子的风采。

对于我来说,这样的状态,我是“革命尚未成功,张一鸣仍需努力。”

免费领取养生资源、小吃配方,添加 微信:1670341237  备注:69养生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597162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75971625.com/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