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这个词有多重含义,有不同的内容。比如说,它既可以用来指生殖,又可以用来指愉快感,它既可以用在解剖学上,又可以用在人格问题上。
为了避免混淆,我们有必要对人类性特征的意义进行区别。人类性特征有三个基本方面:一、生殖;二、性爱;三、性别。科学家主要从这三个方面研究人的性的问题。
性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生物学上的怀孕和生殖。它涉及到与怀孕有关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它还涉及到人们对自己身体的态度,特别是对生殖器和生殖过程如月经和怀孕的态度。
最后,它还涉及避孕、计划生育和流产。中学的性教育包括性知识教育、性道德教育以及健康教育。
性研究另一个主要问题是由生殖器产生的身体愉快感。这特别涉及到增强或妨碍性爱的人际行为、个人态度和生理过程。尤其重要的是获得性爱愉快感的内容和过程。本书主要是研究性爱的性特征。
生殖和性爱是有明显区别的。无论男女,都可能有性交而又体验不到性爱愉快感。另一方面,在没有任何生殖可能性的情况下,人们仍可获得性爱愉快感。
这种无生殖可能的性爱愉快感可以通过诸如自慰、同性恋接触以及采取避孕的性交等活动而得到。此外,有许多生殖过程如月经、怀孕和分娩同性爱愉快感并没有直接关系。
性研究还有一个主要问题是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属性。这主要涉及到区别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期待、行为规范和人格态度。
性别往往跟生殖和性爱都没有直接关系。比如说,男女在衣着样式上的不同,男孩和女孩玩的玩具不同,在家务活上丈夫和妻子分工的不同等等,都跟生殖和性爱没有直接关系。在当代,人类性别的性特征几乎在一切方面都有了重大变化。
科学研究采用周密系统的方法来调查人的生存状况。人们以前只是用传统的常识认识何理解它,现在则越来越多地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它了。直接的经验的研究方法逐渐取代传统的说法而成为观察人的生存状况的新方式。
病态的萌芽理论、生物发展理论何物质的原子理论使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科学的眼光必然导致对人类的性特征进行一种理性的考察。这种考察开始于维多利亚时代末期,在当时造成了轩然大波,其冲击力我们至今仍然可以感受到。
有人认为科学没有体现出道德、伦理等等的价值。其实并非如此。甚至在科学家作为专门的科学研究者工作时,某种价值观也指导着他们的行为。好奇和求知总是优于盲目的接受和自信。对科学家来说,知识总比无知好。
与之相反,有些人则认为,好奇和探究有时是很危险的,他们宁可给自己的世界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去寻求那种诗意的欢愉的朦胧。
科学家出于好奇和探究新知识的需要,他们对事物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不带有质疑态度的信仰其本身是可疑的,这不仅是指那种流行的观点,而且也指科学本身。科学家应该有勇气去怀疑那些公认的思想和习惯并向它们提出挑战。
科学本身并不包含着一种最终原则。科学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的确,我们最好把科学看作一个过程 ,而不要把它当成一堆知识或经典。科学家以个体或小组的方式活动。通过检验假设的正确性或真实性使科学得到发展。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的假设往往是相互矛盾或冲突的。他们肯定那些经过仔细考察能够取代旧观念的假设。他们提出足够的证据来说服对新观念尚有怀疑的人们。这样,科学总是通过反复辩论而发展。科学史上很少有科学沿着一条看似合理的直接承继的路线发展的情况。
我们一旦明白了科学对于好奇、怀疑态度和公开辩论的促进作用,就可以弄清楚维多利亚传统的卫道者们为什么那样恼火科学研究对性问题领域的侵入。在此之前,性特征仅仅是神学家、道学家以及某些文学家所能涉及的主题。科学之光对于性问题的洞穿使得维多利亚时代的虚伪和浪漫的理想主义难以维系下去。
【本文摘自《性爱社会心理学》(黄忠晶编译,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
免费领取养生资源、小吃配方,添加 微信:1670341237 备注:69养生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75971625.com/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