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良久,且症状严重者,治方必加乌、附,逐痰化湿壮气行经,以温阳祛湿法
中医治疗痛风,大多针对病患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和湿热痹阻的病理特点,治以清热祛湿。消肿解毒、活血止痛等方法,且疗效往往不错。
但并不是所有的痛风,都适宜于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活血止痛的苦寒凉药可解——倘若湿浊蕴结尚在,不被热邪所困,而被寒邪所扰,清热祛湿活血止痛的方法就不灵了。
比如天津中医药大学张鸿鹏教授根据其多年的经典研读和实际临证经验,发现急性痛风关节炎尤其是反复发作多年之后的急性期,其病机本质为平素机体阳虚,后天又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导致体内寒湿内生,随气机血脉通行于身体各处,在人体最虚弱处停滞阻遏,导致关节气血不畅,久之形成寒痰,郁久化热,不通则痛发为痛风。
寒湿阻络型痛风和湿热痹阻型痛风一样,都存在昼轻夜重,且比湿热痹阻表现得更为明显,都是因为夜间阳消阴长,疼痛更甚。
对于这类的通风,要以寒为主,兼以祛湿,同时顾护痰核消散和通经活络。
这是为什么呢?
古今中医对痛风的病机总是离不开水、湿、寒,尽管有热之表现,也是因为体内水湿寒之邪的外在表现。
痛风患者,体内本来就有水湿寒浊内蕴,复加外感寒湿之邪侵袭,则内外诸邪交结导致经络关节气血凝结,郁久化热,发为关节肿痛。
清代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记载:“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腹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
从张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把寒湿型痛风,是做中医痹症中的寒痹。
我们可以考量一个问题,为什么痛风治疗总是以关节红肿热痛的湿热之实证,而投之于苦寒清热解毒之品,后停药后不久又反复发作。
有没有下文说的痛风治疗可投之于辛热之剂的道理呢?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认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而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治法以辛热之剂。”
朱丹溪的这句话,是后代中医对痛风病理病机和治法认知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其认为血热受寒,治疗当以辛热之法。
清代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写到:“久而重者。必加乌、附驱逐痰湿壮气行经。…昧者畏其峻攻。多致狐疑。不知邪毒流满经络。非乌、附岂能散结。”
张璐这几句话什么意思呢?
就是痛风时间好多年,且症状表现比较重的——比如有了痰瘀之证,比如有了寒痰之证,可投之于心热之乌附,但是——包括每天都会有人问,担心乌头、附子之品有毒,也担心其药力霸道,多生怀疑。殊不知,体内积累日久的顽毒在体内蕴结,非乌附这些辛热立大者才能宣散消结。
中医一味温阳祛湿散结通络汤,专调寒湿痛风症
上面已经把中医调理寒湿型痛风的病因病理和遣方用药的原理交代清楚,接着我把中医据此出具的方剂放在这里,我们暂且称之为温阳祛湿散结通络汤,组方(应平台要求略去克重,感兴趣可关注@中医科院药学博士后私信)由黑顺片(即制附子,先煎)、制川乌、生薏苡仁(可重用)、泽泻、山慈菇、土茯苓(可重用)、全蝎、蜈蚣、川牛膝、生甘草等组成。
方中黑顺片、制川乌、能够温阳散寒止痛,这两味药相须为用,让机体内寒得以祛除;而生薏苡仁、泽泻、山慈菇、土茯苓等,都是祛湿化痰散结的常用经典药物,能够利水渗湿,让机体的内湿外热有道而行,得以清泄;蜈蚣、全蝎,而为血肉有情之品,使经络关节内凝结气血得以畅通,气行则血通;川牛膝,药理擅长引药下行;生甘草,可解除黑顺片、制川乌、蜈蚣和全蝎之毒,并调和诸药。
总之,这个经验方,可以闻言祛湿散结通络,并充分调和了药物的毒性,从而达到治疗寒湿瘀血痛风。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痛风石。
为了让风友形成日常有效降尿酸,预防痛风发作,给自己的生活、饮食、用药、运动有个好习惯,在2022年开启痛风健康千名援助计划,和风友实施降尿酸鸡尾酒疗法,预防痛风,可关注@中医科院药学博士后私信回复“报名”参与,一对一沟通降尿酸鸡尾酒调理方案,科学有效降尿酸,避免痛风发作。#内行才知道##非常病例##我在头条搞创作##哆咖医生超能团#。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网络,侵删):2021年第9期《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翟晶田等文章《张鸿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尿酸高、痛风,不吃药降尿酸,非药物降尿酸远离痛风,请订阅专栏《解码尿酸高痛风,送中药辨治20方》。
更多关于口腔扁平苔藓的干货科普,可订阅专栏《与口腔扁平苔藓说byebye》。
如有妇科疾病、私处白斑瘙痒,可订阅专栏《解码私处白斑瘙痒?详解中医治方》。
免费领取养生资源、小吃配方,添加 微信:1670341237 备注:69养生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75971625.com/3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