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冰糖葫芦儿甜,甜里面它透着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这首《冰糖葫芦》一唱出来,相信大家脑海中就会出现这样一幕,那就是红红的山楂裹着糖衣,吃一口,那真是又酸又甜,两个字“好吃”。
在《好一个北京》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北京名吃,有些已经绝迹,有些还一直流传。
糖葫芦是老北京的冬天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大雪纷飞的冬天,糖葫芦和山楂红白相衬,让枯燥的冬天有了色彩。
入冬的时候,有小贩穿街走巷,扛着稻草垛子或者麦秸靶子,糖葫芦就插在上面,就像一个亮闪闪的标志,吸引着小孩们的眼光,再加上小贩的吆喝,而且只要5分钱一串,那真是便宜呀,一般人家也舍得掏些钱给孩子当零嘴。
我们现在的糖葫芦也是这种,一小串的,但是老北京传统里,还有种糖葫芦,长有四五尺长,也就是1.5米左右,过年的时候,孩子买上一挂,顶端插一面彩色的小旗,扛在肩头,端的是威风凛凛。
老北京,卖冰糖葫芦最著名的店铺,要数东安市场里的一品斋,和琉璃厂的信远斋。信远斋的糖葫芦是论个卖的,蘸上冰糖,晶莹剔透,红得像玛瑙。可惜,现在这样精致的糖葫芦,已经绝迹了。
糖葫芦说完了,我们来说说又一个美食,那就是糖炒栗子。这个大家更不陌生了,刚出炉的炒栗子,那真是又香又甜,要是不小心吃个坏的,哈哈,苦得很。
《都门锁记》里描写清末民初卖糖炒栗子的场景,“每将晚,则出巨锅,临街以糖炒之”。想想那样的场面,一口巨大的锅炒栗子,真是壮观。而且街上都是栗子香,那味道让人直流口水。现如今,已经没有巨锅来炒栗子,都换成了电火炉,但是糖炒栗子刚出锅的时候,依然是香飘满街。
上学那会,走在路上,总能被一种霸道的香味吸引过去,就是烤白薯,立着的汽油桶,里面烧着煤火,四周围着一圈白薯,挑一个烤的焦黄焦黄的来吃,那真的是美味。可惜现在这种煤火烤白薯已经基本成了过去式,都成了电烤炉了,没有了那一丝烟火味,好像少了些什么。
在老北京,冬天里卖烤白薯也是一景。不论是学生,打工族还是小职员,都爱吃,又便宜又热乎,又能暖胃还能暖手。民国时期的徐霞村写的《北平的巷头小吃》,夸张的用了三个字“肥、透、甜”来形容烤白薯的味道,可见他有多么喜欢这个街边小吃了。
老北京的吃食还有很多,喝豆汁儿作为一种饮食习俗,进入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出名的是在磁器口的锦馨豆汁儿店里的豆汁儿了,不过现在已经拆了,而是开在了其他地方。这种吃食,就像臭豆腐一样,喜欢的是爱的不得了,不喜欢的是一口都不能下咽。
老北京人喝豆汁儿大概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旧时卖豆汁儿的小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现在成了连锁店了。每天早上到天坛北门外的锦馨豆汁儿的加盟店,想喝一碗豆汁儿,可能还是找不到座位。
北京人有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只要纯正的北京文化还在,豆汁儿的味道就依然还在四九城里飘来飘去,让人迷醉。
免费领取养生资源、小吃配方,添加 微信:1670341237 备注:69养生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75971625.com/10947.html